绯色艺术 / 画展
1918年美术馆国有化法令颁布,特列恰科夫美术馆从一家私立机构跃升为国立美术馆。
根据法令以创建者的名字永久命名,这就是现在的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

在上博看“巡回展览画派”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

来源:豆瓣 石头摇篮 时间:2021年3月19日,转载文章

 

  年前去看了两次,第一次是个周末,排了将近一小时队,展厅在二楼,人很多。在一幅画前立久一点,保安大叔就会念:走起来走起来……或者,离远点离远点,警报要响了……警报也确实时时响起,因为老有人喜欢往画前凑,或者伸手指指点点。反正那次没看好,后来择了个非周末的下午,看到闭馆,越看人越少,拍了很多照,包括一些细部。由于第一次去过后做了点功课,晓得那些画框也都是19世纪的,所以拍时特别注意把框拍全。

  展厅前厅背景图用的是瓦西里耶夫(1850–1873)的《融雪》,后面有原作,先略过。

  首先是列宾画的特列恰科夫肖像。

列宾(1844–1930)《帕维尔·米哈伊洛维奇·特列恰科夫肖像》

  特列恰科夫是一位热爱艺术的商人,从1856年起就开始系统地收集艺术珍品,从一开始他就对“巡回展览画派”特别关注,收购了该画派首届艺术展以来的众多优秀作品。1892年他宣布将个人的全部藏品捐给莫斯科。1918年美术馆国有化法令颁布,特列恰科夫美术馆从一家私立机构跃升为国立美术馆。根据法令以创建者的名字永久命名,这就是现在的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

  这幅画是他去世后,美术馆向列宾委托订制的。列宾对特列恰科夫很敬重,认为他的收藏与构建美术馆的功绩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列宾的签名

  第一部分是四幅 “学院派”风格的作品,“学院派”的学院,是指俄国美术教育的最高学府皇家美术学院, 学院派的作品要求遵循一定的标准与规则,而这恰恰是“巡回展览画派”所要背离的。所以这几幅作品,可以视作此次展览中的“反面教材”。 意思是说,你看,这些华美绮丽的画多假,多不真实,多娇柔造作和刻板。

  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马卡洛夫(1822–1897) 的《亚历山德拉·捷利舍车娃肖像》或称 椭圆女子肖像。画中的女子,衣服华美,面庞娇美,神情柔媚。跟后面巡回画派的人物肖像一对比,就晓得她有多空灵了。

  另外几幅是波恰罗夫(1831-1895) 的《湖光山色》、布龙尼科夫(1827–1902)的《为赫尔墨斯柱碑祝圣》、马科夫斯基(1839–1915)的《奔离风暴的孩童》。我真还不是要迎合策展方,是真的不喜欢,所以略过。

  第二部分巡回与先驱,是早期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

  什么是“巡回展览画派”?1863年,皇家美术学院14名应届毕业生,不满学院派的创作陈规,决心与之决裂,并成立了“彼得堡自由美术家协会”。他们打破美术展只在彼得堡和莫斯科设展的惯例,跑到各个大城市去巡回展览,因此得名“巡回展览画派”。看图:

克洛特(1835-1914) 《最后的春天》

  画中椅子上的女子快要死了,这将是她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春天。 窗外阳光明亮,春花烂漫,满窗的日光倾泄在她身上,也带不给她一丝生命的气息。屏风后面是悲伤的父母。从父亲的手势来看,是在劝慰更加悲伤的母亲。立在窗边的女子,健康美好,但面容绝望。蹲姿的女子,从发网上看,像是女佣,在关切地注视着病人。

《最后的春天》 (局部)

《最后的春天》 (局部)

《最后的春天》 (局部)健康面庞与病容的对照,注意蹲着女子背部的枝叶影子

  彼罗夫的这幅《钓鱼者》,说是在巡回画派第一届展览上,备受瞩目。参观导览提醒观看者注意画中老年钓鱼者的憨态和全神贯注,特别指出他往上抬的帽沿,是为了更清楚地看清浮标。

彼罗夫(1833/34–1882)《钓鱼者》

  但我站在画前,最被其吸引的,是他两脚旁的东西。右脚边的水罐、鱼饵桶,布袋,清清爽爽,且被横竖两根鱼杆生生框成了一幅静物画。左脚旁袋子里的东西则杂沓无比,与左侧的井然简单形成鲜明对比 。而那包包像女式旧包,大约是老婆不要了的。一左一右的东西,加上他靴子上深深的折痕,使画面下半部的生动好看,远胜于其面部的专注。

《钓鱼者》(局部)

希施金(1832–1898)《夜》

《夜》(局部)

萨夫拉索夫(1830-1897) 《索科尔尼基的洛西尼岛》

索罗马特金(1837–1883) 《棚内的排演》

  第三部分是自然与情怀,这一部分真是棒极了,有三幅列维坦的作品、两幅希施金的作品,以及前面提到的前厅用作展览背景的瓦西里耶夫《融雪》。先看《融雪》:

瓦西里耶夫(1850-1873) 《融雪》

  苍凉啊,立在画前,就有寒彻刺骨感。瓦西里耶夫只活了23岁,但他在五六年内已经达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

《融雪》(局部)

《融雪》(局部)

《融雪》(局部)

  看罢融雪再来看看初雪,立刻便可以感受到一切事物新生时,何其美好。

波列诺夫(1844-1927) 《早雪》

《早雪》(局部)

《早雪》(局部)

  看那被初雪勾勒的秀美河岸。

  列维坦的三幅按时间顺序来吧:

列维坦(1860-1900)《五月的新绿》 1888

列维坦的签名

列维坦(1860-1900) 《薄暮》 1899

列维坦 (1860-1900)《宁静的处所》 1890

  列维坦这幅《宁静的处所》宣告其创作辉煌期的到来,他也由此跃身为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热门人物。作品变得炙手可热。与他同时代的人们认为,他这幅作品有着其他艺术家所没有的,对“俄国大自然微妙而透彻之美及其忧郁魅力”深刻而微妙的理解。

《宁静的处所》(局部)

希施金(1832-1898)《林边的鲜花》(习作) 1892

《林边的鲜花》(局部)

希施金(1832-1898) 《公园内》 1897

《公园内》(局部)

《公园内》(局部)

  水草边聚起的脏沫沫,水草的姿态,倒影中的光影……看画之一大宜处是,学习用画家观看景物、人物的方式,去细细地观看这个世界。

克洛特(1832-1902) 《午时的远处森林》

  极喜欢这幅。细细长长的孤树,驶去的马车,车尾的杨尘,宽阔的地平线,清朗的天空,悠游的云,最要紧的是树冠全在地平线以上,天空把枝叶映衬得孤清灵秀。这种处理还抬高了观看的视线,兀自有了俯视感。而且细部惊人地耐看。

《午时的远处森林》(局部)

  原来有两株树陪它的,看那树桩,并不粗大,就被砍了。似是夏末秋初,草才有那样丰富的色彩。

《午时的远处森林》(局部)

  注意石头上的苔藓,画家会细致到经常向阳的那一面,苔藓更青绿,更薄;而背阳的那一面,苔藓色泽墨绿,且厚。

《午时的远处森林》(局部)

萨夫拉索夫(1830–1897) 《黑麦田》

  《黑麦田》尺幅虽然不大,也有宏观的视野,但我不喜欢云朵的造形,有刻意之痕。

米沙耶多夫(1834-1911)《麦田里的道路》

米沙耶多夫的签名

  第四部分肖像画应该是此次展览的重头戏了吧,先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克拉姆斯柯依的《无名女郎》和列宾的《列夫·托尔斯泰肖像》

克拉姆斯柯依(1837–1887)《无名女郎》

  这幅画前永远人头攒动,那怕马上闭馆了,也还三三两两的脑袋在那左看右看,举着手机在那横拍竖拍,我端着相机在后面等,等到保安大叔都笑了,空旷的展厅里,只听他们此起彼伏地念:抓紧点了抓紧点了,马上要关门了……

《无名女郎》(局部)她简直像太阳女郎

《无名女郎》(局部)

《无名女郎》(局部)签名在签头所指处,看不清是正常的,在画跟前也要找半天,仔细看

  列宾的第三幅作品是托尔斯泰肖像。 列宾一共创作过数十幅托尔斯泰的肖像,包括油画和素描,其中犹以此幅著名。 画面十分朴素简单,灰黑为主。

列宾(1844–1930)《列夫·托尔斯泰肖像》1887

画框与签名,看那框上的小人儿

  列宾的另一幅名人肖像画画的是屠格涅夫,对比托尔斯泰那幅,华丽许多,椅背上的金色刺绣,绿色的底子,自有一番雍容在其中。

列宾(1844-1930)《伊万· 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74

  列宾还有一幅肖像,画的是5岁的儿子小列宾,模样惹人怜爱,说是列宾在其中画进了自己的脆弱敏感。织纹地毯的华美和头发的柔软,用眼睛看都能看出触感来。

  其实进入肖像展部分,最先看到的是几幅普通人肖像:大学生、护林员、流浪汉等,画家对对象个性的洞察和表达,简直像是直接将他们的内心世界打开来给观者看。

尼古拉·盖伊(1831-1894)《蓝衣女子》

雅罗申科(1846–1898)《大学生》

彼罗夫(1833/1834–1882)《流浪者》

克拉姆斯柯依(1837-1887)《护林员》

  这幅肖像作品创作于柴可夫斯基生命的末年,画中的柴可夫斯基双目炯炯,神情高度专注。

库兹涅佐夫(1850-1929)《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肖像》1893年

  《博特金医生肖像》中的这位医生(1832-1889)是一名全科医师、医药与外科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临床医学、生理学的奠基人。

克拉姆斯柯依(1837-1887)《博特金医生肖像》

利亚普什金(1861-1904)《女孩与玩偶》

苏里科夫(1848-1916)《奥尔加·苏里科娃童年肖像》

  肖像画声势逼人,你看画中人,画中人也在看你,所以观看肖像画时,总会有些莫名的紧张和压迫感。

  一进入第五部分历史与现实,大量生动的群像,什么题材都有,画里的人形形色色,立刻就有了一种热烈和放松的气氛。还是先看列宾的:

  列宾的这幅《哥萨克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是后来成画——后一幅(非此次展品)——的首版习作。对比着看就能看出很多很有意思的调整,加人减人啦,穿衣服光膀子啦,坐着站着啦,位置挪来挪去啦……每一幅作品,我们最后看到的样子,会认定它就应该是那个样子,但它其实是慢慢长成的。

列宾(1844–1930)《哥萨克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1880-1890年

列宾(1844–1930)《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

  此作反映了17世纪哥萨克查波罗什人的一段历史。奥斯曼帝国苏丹王默罕穆德四世来信要求哥萨克人加入他们的队伍,接受他的统治。天性自由且英勇善战的哥萨克人不仅写信回绝,还对苏丹王进行了讥讽与嘲弄。 列宾为这幅作品易稿数十次。

列宾(1844-1930)《纤夫涉水》1872

签名

列宾(1844-1930)《决斗》1897

  至此,列宾的八幅作品全部结束。

  苏里科夫最著名的代表作《女贵族莫洛佐娃》问世前,画家也曾创作了大量的草稿和数百张习作,先看最后的完成品(非此次展品):

苏里科夫《女贵族莫洛佐娃》 1887年

  这次展出了两幅与此作品相关的习作:

苏里科夫《女贵族莫洛佐娃》 1886年

  画面中的核心人物是女贵族莫洛佐娃,可以看出这幅习作就是后来的成品中人物动作的最终定格版,垂落雪橇的衣缘和干草等,传递出了雪橇在行进中的动感。

《女贵族莫洛佐娃》(局部)

苏里科夫(1848-1916)《双臂交叉的年轻女子》

  这幅《双臂交叉的年轻女子》在成品中人群中第二排。原来每一个人物都是这样反复练习出来的。

盖伊(1831-1894)《最后的晚餐》1866

贝尔斯基(1868-1945)《探望生病的老师》1897

  这真是穷孩子探望清贫老师啊。

尚克斯(1857-1936)《新学生》1892

  在这幅画前,一个志愿讲解女孩问聚拢的观者谁是新学生?答案很集中:画中正面那个。她提供了另两个答案:坐着捂耳朵的,背对画面梳辫子的。讲了很多理由,听起来都很牵强。

萨维茨基(1844-1905)《修铁路》1874

  在现场看,《修铁路》很抓人,我拍了很多局部,可在电脑上再看,发现他们这铁路修得相当没章法,土往各个方向乱推。

莫洛佐夫(1835-1904)《走出普斯科夫的教堂》1864

  莫洛佐夫的《走出普斯科夫的教堂》虽然有学院派的痕迹,但画中人物真是生动。教堂前各色人等就像一场阶级展览。人物眼神的描绘十分精彩。(下图)黄衣富妇的眼神,满是惊讶,对穷苦妇女拖拽耍赖儿子的粗暴满是批判,那是一种阶级的优越感。小贩女子的眼神则麻木许多,贫苦人的粗粝她见惯了。

《走出普斯科夫的教堂》局部

  乞丐引人注目,但我喜欢那个那下台阶的小姑娘,紧张与兴奋全在了。

《走出普斯科夫的教堂》局部

  神职人员色迷迷的眼神很讽刺。

《走出普斯科夫的教堂》局部

  巡回展览画派真是什么题材都画,有些作品现实得就像新闻摄影。

马科夫斯基(1846-1920)《获释的妇女》

  警祭的眼神儿。

《获释的妇女》局部

马科夫斯基(1846–1920)《银行危机》,1881年

  画面色彩统一,以灰、棕、蓝为主调,与因银行倒闭资产瞬间蒸发的人的情绪吻合。

《银行危机》局部

马科夫斯基(1846-1920) 《候诊室》

《候诊室》局部

《候诊室》局部

  马克西莫夫(1844–1911)的《没落》好看得很,画中所有细节都透着没落。画中两个老妇,从前的贵族与老女佣,两人身上都披披挂挂,不洁、陈旧,桌上累累赘赘,各种繁复、衰朽,老迈的狗、远景中破败的房子,暖调子,却了无生气。

马克西莫夫(1844–1911)《没落》1889

《没落》局部

《没落》局部

  追忆失去的时光。

《没落》局部,远景中的房子

涅夫列夫(1830-1904)《凝视新娘》1888

克瓦列夫斯基(1843-1903)《相遇》1876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佐先科(1857-1907)《地方法院》1888

马克西莫夫(1844-1911)《巫师到访农民婚礼》1874

  普里亚尼什尼科夫的这幅《莫斯科客商栈前的嘲弄者》先从局部看起,看那孩子专注的样子多好看。

《莫斯科客商栈前的嘲弄者》局部

  原来有位大叔在跳舞逗乐。

《莫斯科客商栈前的嘲弄者》局部

  观者众。

《莫斯科客商栈前的嘲弄者》局部

普里亚尼什尼科夫(1840-1894)《莫斯科客商栈前的嘲弄者》1865

  第六部分求新与探索展出的是巡回展览画派后期的发展情况, 作品色彩往明亮丰富上去,笔法也多随意,可我觉得一下子没看头了,除了下面这几幅。

阿尔希波夫(1862-1930)《奥卡河上》1889

  阿尔希波夫将明媚的阳光、微微泛蓝的河水和天空、驶船渡河的人的轻松姿态表现得非常灵动。

斯捷潘诺夫(1858-1923)《白鹤飞翔》1891

康斯坦丁·阿列克谢耶维奇·科罗温(1861-1939)《画室》1892

  几十幅风景画、肖像人物画、历史画、风俗画看下来,算是对这个存在了52年,一共开过48次展览的画派有了个基本了解。

  本文上图约占此次展览作品总数的八成左右吧。

。◕‿◕。我要点评


其他文章

维米尔的 12 件轶事

  维米尔的存世油画作品有 36 幅,据估计他创作的油画总共不超过 60 幅…

2019年6月26日, google art project

“凡·艾克:光学革命” 2020年2月开展

  据悉,比利时根特博物馆(MSK)2020年2月1日将举办“凡·艾克:光学革命” 展,以纪念这位…

2019年12月20日, 凤凰艺术

IQ Artis.cn 网站介绍

艺术品展示

      艺术品展示栏目包含了世界各国艺术家的杰出画作高清图画展览,内有对画作的赏析和细部分镜图,图片可下载。

原创画廊

      原创画廊是中国画家和学徒能称之为作品的画作的廊坊,依靠邮件和qq投稿,审核通过后即可加入画廊哦。

画家书册

      画家书册是面向全年龄段绘画艺术者的书册页设计存档文件,类似夏目友人帐的A4纸书册页画家作品及信息收集。

绯色艺术

      与画作艺术相关的信息及共享绘本等涉猎艺术方向的内容都在绯色艺术栏目呈现,欢迎投稿。

绯色艺术文章

文章评论

贴士

百度搜索


互联网 www.iqartis.cn站内

 

 

 

广告位